
新闻动态
阳春三月,花朝始序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传承花朝节民俗,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,助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, 打造广安文旅融合文创新品牌,增添文化走廊新亮点,3月24日,由四川广安蛇龙书院、广安市国学学会、广安景山学校、广安神龙山风景区、广安市文艺“两新”联合会、广安甘棠森林幼儿园主办,广安市书法家协会、广安市二胡学会、广安市景山职业高中学校、广安唐氏石雕工作室等单位协办的“汉韵賨城·醉美花朝”花朝节主题活动在广安神龙山巴人石头城举行。民盟广安市委主委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贺宗飞,市文联党组书记、主席赵兴高, 广安市文联秘书长周永生等领导嘉宾出席,文艺界人士、部分学校演出团队代表及市民群众1000余人参加。活动由广安市国学学会副会长、市新联会自由职业分会会长、蛇龙书院执行院长杨光祥主持。
展开剩余80%活动伊始,身着鲜美服饰的“十二花神”衣袂飘飘,面若桃花,仿若画中美女,穿越千年汉韵,共赏賨城风雅,尽情引领大家观赏蛇龙书院及弘文堂的各项非遗特色文化展。非遗雕刻古朴厚重,广安唐氏石雕非遗传承人唐将军在特殊的玉石材上雕琢时光,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历史的印迹与文化的传承;武胜剪纸以纸为载体,剪刀为画笔,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跃然纸上,展现出民间艺术的灵动与精巧……
賨城非遗秀成为展示广安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,众多非遗项目纷纷亮相,大放异彩。清音曲艺婉转悠扬,表演者用独特的唱腔和韵味,传递着地方文化的独特风情。非遗中式插花以自然为师,花影摇曳间,尽显中式美学的诗意与雅致。插花艺人精心搭配花卉枝叶,让游客近距离领略到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。中华茶道表演则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,茶艺师们动作优雅娴熟,从温杯烫盏到注水冲泡,每一个步骤都诠释着茶道的精神内涵,让游客在茶香中品味传统文化的深邃。广安景山职高表演者身着汉服,化身“花神”,举行隆重祭拜花神仪式。仪式包括献香、诵读祝文等,嘉宾们在庄重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此外,活动现场为大家带来的《醉美花朝》《中华孝道》《摘海棠》《为怀茶道》《亮山亮水亮广安》等各具特色、精彩纷呈的国风汇演节目使观众们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,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。
广安蛇龙书院原创舞蹈《巴人战舞》压轴戏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——伴随着激昂的鼓点,舞者们身姿矫健,动作刚劲有力,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巴人英勇善战的飒爽英姿,将巴人文化的豪迈与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,现场观众无不为之震撼,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。
随后,花朝雅集为文化爱好者们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,大家以花会友,吟诗作对,尽显文人雅士的风雅情趣。参与活动的游客纷纷表示,此次花朝节不仅让他们领略到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更通过众多非遗项目的展示与体验,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活力与魅力,度过了周末难忘的文化之旅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观看花朝节活动,其中花神祭祀唯美又庄重,花神们也各具特色,象征十二个月的花卉,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,非常有意义。”市民杨女士在活动现场带着孩子观赏时对记者说。
广安蛇龙书院院长、广安市国学学会副会长刘向峰表示,花朝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特色,承载着对自然的诗意礼赞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此次活动以花朝节为契机,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,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,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文化自信。广安市第二届神龙花朝节的举办,是对地方文化和非遗资源的一次挖掘与展示,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,有力推动了巴蜀文化走廊建设。广安蛇龙书院、广安市国学学会、广安市文艺两新联合会等主办单位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领域,举办更多高品质的文化活动,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,让广安的文化魅力更加熠熠生辉。(万大诚 摄影报道)
[新闻链接]:花朝节,简称花朝,俗称"花神节"、"百花生日"、"花神生日"、"挑菜节",汉族传统节日。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、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。节日期间,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,称为"踏青",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,称为"赏红"。各地还有"装狮花"、"放花神灯"等风俗,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。花朝节由来已久,最早在春秋的《陶朱公书》中已有记载。近年来,富起来的国人在学习、工作之余,种花、养花、赏花已蔚然成风,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,像“花朝节”这样的传统节日也在渐渐在恢复。首先,是各地爱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,自发的恢复传统的花朝节活动。后来影响到一些著名景区,如杭州西溪湿地景区从2011年起,每年都会举办花朝节活动。
发布于:四川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